•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5月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卷(申论热点技巧)-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2016/5/3 8:47:49     时政百分网原创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时政百分网原创内容,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卷(申论热点技巧)-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内容提要:假如你是Y市网络建设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当前,我国的网络上的群众表达了很多观点,请结合所给材料,整理一份材料,供领导参考。字数在50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押题卷(申论热点技巧)
 
1.发起投票,凝聚网络民意;政要走进直播间与网友互动,了解社情民意。然而网络投票之真实性确也存疑。许多人都经历过身边好友拉票的事,举手之劳却也给网络投票注了水。
通过网络投票评选“珠海名医”的做法值得肯定,遭遇网络公司操控选票即时叫停也处置得当,但如果因此就弃网络不用,则有点因噎废食了。无疑,相比“大评委团”或是现场投票,网络都是成本最低、最快捷地获取民意的手段。既然遭遇技术问题,有关部门也应尝试以技术手段应对,对操控进行辨认和控制;同时,也要对网络投票代表民意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所预判,赋予其合适的参考权重。网络是把双刃剑,用好它是有一定的难度,但弃之不用则可惜了。
 
2. 网络民意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不同群体利益诉求,为公共决策的价值取舍、利弊权衡提供重要依据。但在承认这一现实的同时,也要对网络民意表达的实效性作出客观判断。
    首先,对网络民意表达群体的影响力应有一个客观认识。网民虽然人数众多,但只是公民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有调查显示,我国现有1.23亿网民,其中20%以上的习惯参与论坛讨论。也就是说,网民占全国总人数的十分之一不到,且习惯参与网络民意表达的更不到全国人口的2%。因此,在重视网民意见的同时,也要注重“沉默的大多数”的观点。
其次,对网络民意表达在整个社会中的影响力应有一个客观认识。网络民意表达之所以受到重视,很大程度上是迎合了社会上某些人群的诉求。他们所代表的可能只是整个社会中部分人、部分群体的意见和看法。
 
3.将网络上的“一呼百万应”叫做“网上群体性事件”,是这篇文章的新奇之处;“在很短时间内损害百万群众心中的党政机关形象”,则是这篇文章的另一个独到见解。一个是“新奇”、另一个是“独到”,能不能成立?依我看,简直是瞎辮,压根儿就不能成立。
   什么叫“群体性事件”?尚无统一的定义。有两个概念可资参照。一为2000年公安部制定的《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规定》提出“群体性治安事件”概念,指“聚众共同实施的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扰乱社会秩序、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的人身安全和公私财产安全的行为”。二为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曾提出“群体性突发事件”概念,指“由部分公众参与并形成有一定组织目的的集体上访、集会、阻塞交通、围堵党政机关、静坐请愿、聚众闹事等群体行为,并对政府管理和社会造成影响的行为。”这两个解释没有将“事件”发生的“因”考虑进去,有一定的缺陷。我只是稍作补充一点,即:一群人为自己的权益受损而与政府(或单位)纷争,且闹得不可开叫的事件叫“群体性事件”。如今社会中频发的所谓“群体性事件”一定有利益受损者主体,大多是利益受损者为维权而起来“闹”的,罪魁祸首主要是腐败及其贪官污吏,地方政府又不闻不问,处理不当,因而激起了“群体性事件”。显然,“群体性事件”不是一个褒义词,不是一个中性词,甚至还可以说带有一定贬义的词。
 
4. 网络信息芜杂,但已经有规律可循。群众并受众这个群体已经习惯于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及接收信息。而且到了一个比较成熟的阶段。但是,一些地方政府和官员认识到了网络的力量,而缺少一些面对的勇气。轻“疏导”重“堵截”依然显现在日常工作中。网络上有了批评的声音就赶紧动用一切力量封堵。殊不知,群众对于“一闪而过”的批评更有追溯力。官员封闭批评,也就关闭了正能信息的感召力。很简单的“有来有往”规则被破坏,也就无法形成良性正常的互动。
  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叫门。网络上的批评和怨愤,及时过了头,但也反映出一定的民生艰难。只要“顺藤摸瓜”,总能化解不平,营造公平和舒心。
官员敢于直面网络批评,能够有效及时准确反应。长此以往,政府公信力就会倍增,而带来的积极效应会积聚起来。在遇到突发和网络谣言时,群众也会增添一份定力,不至于形成舆论混乱。
 
5.微博,作为网络的新生产物,因其快速、便捷、涉及面广,在人们的生活中重要性与日俱增。局限于一地的新闻事迹,完全可能在三分钟后在网络蔓延,引来人们或支持、或谴责、或呼吁的网络围观。倘若官方不能及时监控网络,了解舆情民意,不能及时予以正面的回应,完全可能在网络上引起轰动效应而不自知,应对失措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所以,官方应重视网络、关注网络,直面网络民意。 
当网友纷纷为“泸州甘蔗滞销”一事出谋划策时,如果有官方的声音出现,采取了什么积极措施,通过什么渠道帮助销售甘蔗多少万吨,不仅可以树立地方形象,更能在这种网络互动中和谐干群关系,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当“贫困县街道办职员开豪车”微博变身舆论漩涡的时候,如果官方能务实调查,以权威的声音回复,而不是诸如“妻子开茶楼”、“弟弟生意”、“开烧烤店”等多个版本的回答,就不会令自身处于尴尬境地,让网友为之质疑且引来非议。 
 
6. 在层出不穷的网络流行语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找到各种民意的身影。土“豪”的背后,表现出的是民众对于拜金主义、奢靡之风与贫富差距的现状的不满和无奈,与社会转型期的心理失衡有关;中“国大妈”抢金则反映出了民众投资渠道狭窄、亟待拓宽的社会现实;光盘行动”“ 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其背后是普通民众对于公款吃喝现象的深恶痛绝;前几年的“躲猫猫”“俯卧撑” 体现了民众对个别等,部门愚弄人民智慧的愤慨与讽刺;被幸“福”体现了民众对于自身命运掌控的无力和权利被剥夺的焦虑;钓鱼执法”“ 体现了民众对于执法公正性的疑问……
    这一个个网络流行语就是一条条被高度凝缩了的公众民意表达,既折射出社会现状,又充分印证了网络流行语的民本性特点。
网络流行语就是社会状况的晴雨表。它在某种程度上拓宽了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空间,同时还起到了宣泄不良情绪的作用。
 
7.如果公众对政府的诉求得不到回应,这不仅冷落了民意,而且会伤害到政府公信力。政府也将失去与网民坦诚交流的平台与机会。现在,市长高度关注网络民意,对网民反映的具体问题,作出批示,也解决了一些问题。无疑传递出政府重视网络民意的积极信号,值得期待。但是在我看来,市长关注网络民意,作出批示,只是重视网络民意的一种形式,解决网民诉求还有很多事可做。现实生活中,政府对百姓的回应还不是“市长批示落实网民申诉”这么简单。换言之,市长批示不是重视网络民意的根本路径。
话说回来,市长毕竟工作繁忙,除了集中批示以外,不可能事必躬亲,每天到网上搜集民意,事事都去做批示。而网络民意随时都在传递,而且传播速度很快,更多民意靠基层工作人员去搜集与回应。对网络民意,仅有市长关注是远远不够的,它需要一套长效管理机制做支撑,需要更多政府工作人员去关注、回应。只有通过建章建制,建立科学的管理、监督机制,使尊重网络民意成为制度常态。抓好日常过细管理,并为之提供法律制度保障,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这也是百姓真正期待与欢迎的。
 
8.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群策才能群力,众志方可成城。湖北的网络政治虽然起步不早,但是网友参政议政的热情非常高。在东湖社区"中部崛起"版块上,来自民间的草根政见总是层出不穷,颇有价值,屡屡被高层好评、被媒体刊用。在各地的论坛上,网民也纷纷建言献策,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这一个个帖子,点点滴滴汇流成河、积聚成海,为湖北的发展贡献出了力量。
  我曾从事网络工作几年时间,对于这几年湖北网络事业的发展形势看得很清楚。一方面,电子政务飞速发展,党政网站层出不穷,网民参与热情有加,网络已经成为参政、问政的良好平台。另一方面,各级党政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越发重视互联网政治,采取多种形式与网民交流互动,官员博客、视频访谈、实名上论坛……这些早已不是新闻。
可能有的人说:各级领导干部年年都拜年、都发公开信、都开展在线访谈,形式大于意义,网民的呼声难以落到实处。诚如其言,发表一封公开信,省委书记不一定能直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省委书记作为"封疆大吏",表这样的姿态,要看到这背后的深意:这说明他们重视网络民意、乐于吸取民智、愿意解决民生问题。而且,从书记、省长多次"触网"看来,他们作为主要领导经常性地直接听取最基层网民的意见和想法,是百姓喜闻乐见的好形式,也畅通了交流的渠道。我觉得,罗清泉这封对网民的公开信,也可以理解为是向湖北各地党政领导发出的一封倡议书,必然起到一个带动作用,我们完全可以期待更多的"公开信",期待更多的网民高涨的热情被激发,期待网络参政议政落到实处,成为科学发展的重要引擎。
 
 
 
1.根据所给材料,请概括归纳我国的网络民意的特点?全面、客观、准确。字数在400字以内。
 
 
2.结合所给材料,试分析如何强化网络民意的参与权?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字数在40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3.假如你是Y市网络建设办公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当前,我国的网络上的群众表达了很多观点,请结合所给材料,整理一份材料,供领导参考。字数在500字以内,结构完整,语言流畅。
 
 
4.阅读完所给材料后,你一定有所感触,请围绕“网络民意的纾解”这一话题写一篇文章,字数在1000字以内,标题自拟,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编辑:admin)

标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申论预测题
 
相关阅读:
申论2021国考申论预测押题
申论最新公务员申论模拟题
申论2019江苏公务员考试地市级(县级以下)申论行政执法类(B
申论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卷(副省级A类)押题
申论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卷(押题)-国家公务员网
申论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预测卷(押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