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1月-7月时政热点试题
  • 综合知识与能力素质题库300
  • 结构化面试小组面试题库答案
  • 事业编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经济
  • 2018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面
  • 2016浙江、山东、广东、河北
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10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4月2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31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24年3月29日时政热点一点通及每日试题  
时政考点汇总:就业解决之道
2020/11/3 12:43:02     事业编考试招聘网  浏览次数:                                字号:T | T
[ 导读 ] 最新时政解读。

时政考点汇总:就业解决之道
一、保护劳动者权益及现象分析
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同时开始实施,一个关系劳动者权益,一个关系如何建立促进就业、实现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日前,劳动者的权益保护问题并未解决。
1.问题表现
第一,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出现劳动争议时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
有些企业只与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签订劳动合同,而不与一线工人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率低的原因很复杂。许多用人单位不愿签订劳动合同,主要是为了降低用工成本,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和解雇工人的法律责任。
有些劳动者不敢提出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主要是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形势下,劳动者处于弱势。在没有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一旦出现劳动争议,劳动者就很难主张自己的权利;即使申请仲裁提出诉讼,由于缺乏有力的证据,他们的合法权益也往往得不到有效保护。
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关系不稳定。用人单位试图通过短期劳动合同,最大限度地自由选择劳动者,并减少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应向劳动者支付的经济补偿。有些企业花最低的用工成木使用工人最有活力的“青春期”。这种状况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劳动者的职业稳定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影响了他们为企业长期服务的工作热情。
第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没有得到全面执行。
最低工资指的是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其所在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它不包括加班加点工资,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以及国家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劳动者保险福利待遇和企业通过贴补伙食、住房等支付给劳动者的非货币性收入等,但在实际中却根本不是这么回事。用人单位规避最低工资制度,最常用的做法是采用“计件工资”。这些用人单位一般会规定,劳动者多劳多得,工资一般上不封顶、下不保底。但用人单位制定的工作标准过高,一般正常的劳动者出满勤,工资都在最低工资标准之下,这就迫使劳动者加班加点,算上加班费才能达到最低工资线。
第三,超时加班现象比较普遍。
大多数企业的生产和销售会有淡季和吒季之分,不同时期对产量要求不同。如果按照产量最高时的工作量计算和规划员工数量,在产量要求低时,势必造成员工工作量的不饱和,造成劳动力成本的浪费。若新增加员工,除了根据工作时间支付的劳动报酬之外,还有《劳动法》规定的固定支出一各类保险和社会保障费用,以及新员工入职的培训费用等。为了节约成木,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在有大量劳动力可选择情况下,些企业往往通过用赶急货等各种理由强行让员工加班,或诱导员工自愿加班,且加班不发或少发加班费,以获取更大利润。只要企业获得的利润高于违法成本,他们就乐此不疲。为了应付劳动检查,有的企业还让员工说谎。
第四,社会保险覆盖面窄、统筹层次低。
不缴或欠缴社会保险费问题在各类企业中都普遍存在,部分企业表现得十分严重。私营企业社会保险参保率低;多数企业参保人员停留在企业管理人员、股东等人员,一线劳动者参保的很少。
2.成因分析
第一,我国的制度弊端。我国的二元社会结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隔离的社会结构。这种社会结构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劳动就业制度、人事制度组织制度、人口迁移制度、教育制度、财政制度、住房制度等从总体上将困难群体里的农民(农民工)与城市居民有区别地分离出来人为地把全体公民区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形成了农民和市民社会地位完全不同的制度体系。这种制度的后果是农村劳动力在正式劳动力市场体外漂流,劳动力市场价格被扭曲,不正当竞争加剧,反过来加大了城镇失业人员就业和冉就业的难度。同时,农民工得不到城市就业人员应有的待遇,日益成为一个社会边缘群体。
第二,劳动者法律意识淡薄。拿农民工来说,有关劳动争议的部门性文件纷紧复杂,而农村相对简单的劳作方式及农民淳朴的思维方式,较难适应城市中的复杂分工以及用人单位名日繁多的规章制度,如果用人单位作出不合法或不公平的处理决定,农民工只会朴素地认为不合理,却无法提出有力的证据,有些农民工朋友甚至不知道应该主张哪些合法权益。第三,企业基层管理者素质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引发劳资纠纷。据不完全统计,在政府相关部门所受理的员工投诉、上访案件中,有60%的劳资纠纷起因发生在生产第一线,一些基层管理人员对员工实施粗暴简单的管理方法,动辄以罚款、开除相威胁,起员工的误会与矛盾的对抗,最终导致纠纷的形成。
第四,法律救济手段不通畅。现有法律规定,劳资纠纷案件不能直接诉至法院,首先要经过调解和劳动仲裁,即使到了法院大都还要经过一审、二审。虽然法院已经为务工人员的诉讼开通了绿色通道,但对于急于拿到工资报酬的这部分人来说,往往在时间上拖不起,在精力上耗不起,在财力上拼不起,这也是务工人员采取过激行为的内在原因。
3.对策建议
一是加大对《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宣传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用人单位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要从用人单位学法是为了规避法律的怪圈中走出来,切实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增加劳动者的就业稳定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提高职工为企业长期服务的工作热情,实现从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双赢的角度,提高贯彻《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自觉性二是加大诉调对接,充分发挥工会、人民调解组织的作用。建立起职工、工会、用人单位、政府部门处理劳动关系的机制,促使案件在依法的前提下,尽可能以调解的方式解决,从而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和安定。
三是加强劳动监察部门的监控机制各级劳动监察部门应认真履行法律赋的职责,充分行使监督职能,极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加大对非公有制企业资金流转的监督。国家应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制约非公有制企业资金的流转,地方政府应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掌握非公有制企业资金状况,一旦发现资金流转异常,及时控制资金,防止员工拿不到工资而引发劳资纠纷。
四是建立政府信访协调平台,做好法律助工作。一是重视和加强政府信访协调的工作力度,关注纠纷倾向和集体上访事件的焦点,热情接待公有制企业员工的上访投诉,及时有效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二是建立健全非公有制企业员工法律援助网络,积极开展法律扶弱、法律救济。

(编辑:admin)

标签:事业单位时政 时政热点 时事政治
 
相关阅读:
时政2024年4月15日时政热点-江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时政2024年4月14日时政热点-江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时政2024年4月13日时政热点-江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时政20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试题及答案
时政2024年4月12日时政热点-江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时政2024年4月11日时政热点-江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